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86|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03: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年1月8日,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2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这是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  

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不断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与病毒对决,为抗疫平稳转段赢得宝贵时间和最大空间。  

因时因势科学决策,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进入2022年,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  

   

这是2022年12月24日拍摄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对中国而言,把握好世纪疫情应对的变与不变,是一道重要考题。  

   

2023年1月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拍摄的早高峰车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始终跟踪病毒变异特点,密切关注疫情演变态势,时时牵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2年11月10日,深秋的北京。一场非同寻常的会议,在中南海召开。  

   

2023年1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工作人员在给患者开药。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听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重大决定。首次提出的二十条优化措施,向海内外释放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控政策的鲜明信号。  

   

2022年12月30日,游客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选购小吃。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隐匿传播特点明显、清零难度大、疫情防控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变高……  

面对持续变异的病毒和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每一步抉择,都要反复权衡、审慎决策。  

   

2022年12月20日,市民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一处由核酸采样点改造而成的发热诊疗站排队就诊。新华社发(张鹰 摄)  

就在一个月前,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波及31个省(区、市),部分地方疫情持续3个月左右,疫情控制的社会成本攀升。  

病毒致病力减弱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2022年11月9日,乌鲁木齐在院感染者中无症状、未分型和轻型占91.3%,重型、危重型占1.5%;呼和浩特在院感染者中无症状和轻型占98.6%,重型、危重型占0.36%。  

尽力用最小成本在更短时间内控制疫情,尽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影响。  

2022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二十条’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负责人表示,这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与此同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出工作组赴多个省份指导疫情处置工作,设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在抓实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防止防控简单化。  

然而,这场硬仗的复杂程度非同一般。  

   

2023年1月4日,陕西西安一家制药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包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一面是奥密克戎隐匿传播、免疫逃逸能力不断增强,快速识别、追踪、诊断和隔离的难度增加;一面是新冠疫情三年的持续影响,疲惫、焦虑、紧张等复杂情绪开始蔓延,防疫成本日益加大。  

2022年11月下旬,北京社会面病例数不断波动上升,病毒传代时间平均仅约2天,重庆、广州等地疫情多点多链并行、散发聚集并存。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如何科学防控,没有现成答案。  

14亿多人口的中国,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成为防控策略调整的关键。  

2022年11月30日、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召开座谈会,听取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8位专家及8位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发言。与会专家、代表交流了对防疫的认识和体会,对疫情防控措施提出意见建议。  

“优化防控策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抗击疫情,最重要的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参加座谈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这是我国应对世纪疫情的一条重要经验。  

密集召开的座谈会,释放明确信号: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关键时期要有关键之举。  

   

白鹤滩水电站一景(2022年12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2022年12月20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2022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根本指针。  

次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也不再查验,不再开展落地检……  

“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第九版、二十条优化措施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新十条’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27 03:17 , Processed in 0.09707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