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38|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大厂规划养猪20亿头 扩产之下肉价将跌破10元?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22: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10月10日,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7亿~212亿元,同比增长13.93倍至14.29倍,仅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就超过100亿元。

但与这份靓丽的成绩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养殖企业,近期股价走势却让股民高兴不起来。

进入9月之后,前期持续强势的猪肉类个股突然像踩了一脚急刹,多家龙头股股价连续下跌,部分股票从高点算起跌幅达30%左右。

这是什么情况?踩这一脚“刹车”的不是别人,恐怕正是生猪养殖行业从业者自己——此前有养殖业人士根据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拟建养猪项目测算,未来新增养殖规模将达20亿头。

这一巨大的扩产规模无疑将大大改变猪肉供应格局。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这些新增产能全部转化,未来猪肉价格每斤将跌到10元下方,甚至可能跌到每斤4元至5元。

事实上,近期猪肉下跌的态势仍在持续。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上旬与9月下旬相比,生猪(外三元)价格下降5.9%,本期价格为31.7元/千克。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尽管9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但涨幅已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对于猪周期还能持续多久、规模化养殖是否会让猪周期趋于消失等问题,业内存在着多种意见,甚至不乏观点激烈冲突的意见交锋。

交锋猪周期:猪价见顶了?

当前的猪周期正处于什么位置?是仍在缓慢爬升还是已经过了高点,开始拐头向下?猪肉养殖行业的人士应该最有发言权。

今年8月下旬,湖南一家从事生猪产业链经营的上市公司唐人神(002567,SZ;昨日收盘价8.77元)董事长陶一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此前有圈内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斤(注:以下若无特别说明,肉价单位均为元/斤)。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元至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

该言论一出,让市场本已存在的对猪肉行情看空情绪有所加剧,“本轮猪周期即将走向尾声”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一情绪主导下,结合前期大盘走弱,多家此前股价一直高歌猛进的猪肉龙头企业也开始出现纷纷下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8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31.3%。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37.0%。

对此,国家生猪市场首席分析师夏晨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这一轮生猪周期确实已经过了价格高点。从今年产能的数据看,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都已经同比转正,而环比增长更是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开始。猪周期当前已经处在顶部区域,后面整体趋势应该是向下的。

夏晨丰进一步解释说,能繁母猪是基础生产力,当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触底反弹并稳定增长之后,就可以预见到未来生猪存栏、猪肉供应肯定会不断增加。一般能繁母猪存栏增加后9~10个月,市场上的生猪存栏就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和能繁母猪存栏相比,生猪存栏离猪肉供给端更为接近,生猪存栏量的增长说明猪肉的供应将走出底部。当这批生猪未来能够投放到市场的时候,价格肯定会有所下降。“从长期看,这个指标一定可以证明猪周期已经进入下行的状态。”夏晨丰说。

一位不愿署名的猪肉市场证券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猪价现在处于高位,未来会逐步下跌。虽然现在短期猪价还可以,但实际上猪价拐点已经比较明显了,业内一些机构已经减仓了。”

但行业内也有一些担忧,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业内的分析主要是基于以往猪周期开始或结束的指标和信号来进行判断,虽然当前已经开始出现这类信号,但还需要留意非洲猪瘟的因素,如果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干扰,这类信号不一定能一直延续,不排除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冯永辉认为,当前还不能完全确定猪周期就已经拐头向下,虽然从已有的数据看是出现了这方面的信号,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会不会一直确定地跌下去,这仍是不确定的。

交锋资本布局:20亿头是认真的?

大量资本涌进猪肉养殖行业,无疑将使生猪产能再上新的台阶。但新增养殖的规模有没有可能达到20亿头,市场有没有足够大的胃口来加以消化,这无疑是市场最关注的焦点。

今年9月13日,牧原股份(002714,SZ;昨日收盘价76.30元)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将达88.6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额达51亿元,将投资23个生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接近680万头。

9月17日晚,新希望(000876,SZ;昨日收盘价28.78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继续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拟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年出栏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四川凉山州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河北石家庄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上述项目投资额共计18.26亿元。另外,公司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市精武种猪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正大集团、正邦科技、大北农集团、傲农生物等也纷纷发布公告,提出将建猪场、收购企业,继续加码生猪养殖业务。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养猪协会理事兼秘书长助理潘国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根据正大集团、牧原股份、新希望等规模化养殖企业在生猪养殖方面的扩产规划来测算,目前国内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有望达到20亿头,但这是根据各大公司规划的最大值来进行测算的,而规划中的产能并不一定都会被转化为实际产量。

还需注意的是,即便上述20亿头的养殖计划都能兑现,也会因为各公司在时间上布局的不同步而拉开梯次,不太可能出现一年间出栏20亿头的情况。潘国成分析,我国历史上生猪年出栏量最高也就是7亿多头,如果出栏量达到10亿头时,猪价就基本不会超过每斤5块钱,生猪养殖就会面临亏损,养猪企业就不可能继续扩大产量,也就意味着猪价过低会反过来抑制存栏量。

“一些规模化养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布这些扩产规划可能会有抬高股价的考虑,但最终产量能达到规划的四成到五成恐怕就已经是极限了。”潘国成认为,当猪肉市场供大于求时,猪价会快速下跌,只要一逼近成本线,生猪养殖企业肯定会减产,继续扩产带来的风险,即便是大企业也承担不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全国的生猪出栏数量分别为72768万头、74952万头、72416万头、70074万头、70202万头、69382万头;生猪存栏量为47893万头、47160万头、45803万头、44209万头、44159万头、42817万头。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生猪出栏数量还是生猪存栏数量,历年数据都较为平稳,但无论是哪一年的数据,都难以达到20亿头的规模。

冯永辉认为,生猪养殖规模即使能达到20亿头,也不会是1年内的数据,而且不排除有夸大成分。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恢复,但绝不可能出现一年间到20亿头猪的现象,否则猪价可能就变成了每斤几块钱。从历史周期来看,行业一旦传递出缩减产能的信号后,就会快速遏制养猪规模的扩张。否则,企业及相关资本未来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交锋成本优势:谁会成第一波倒下的猪企

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生猪养殖企业真的持续扩大产能,在未来市场价格可预见的下跌来临之际,那些难以控制成本的企业可能将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在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由于现在猪价处于高位,谁养猪都能赚钱。而在猪价跌下去后,就是成本低的赚钱,成本高的亏钱,但也有可能跌到全行业都亏。

“猪企最好的日子应该就在今年,未来日子多半会越来越难过。”上述分析师认为。

在猪周期中,一旦猪价走过高峰不断下行,行业内必然会进入拼技术、拼成本的阶段。在生猪养殖成本方面,规模化企业的采购略有优势,但其各方面的行政成本又会偏高。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列出了数据对比:目前的生猪养殖成本,家庭养殖户成本能达到约7~8元/斤;外来资本新进入生猪养殖行业,考虑到使用新的、高配置的设备,企业成本一般约7.5元/斤;现有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中,一部分是依托原有猪场进行养殖,其成本在7元左右/斤,但如果是养猪企业租借猪栏去养猪,成本会比较高,超过8块钱/斤。

夏晨丰介绍,与以往的猪周期相比,目前养猪的成本有所提升,包括饲料成本、非洲猪瘟防疫带来的生物安全成本增加等。今年以来,从调研的情况看,相对于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生猪出栏的成本平均要多100~300元/头,养殖水平不同增加成本的差异也比较大。

粗略计算,2020年9月以来,全国猪价虽略有回落,但仍维持在34元/公斤以上的高位,按照完全成本17元/公斤,出栏均重120公斤测算,头均盈利能达到 2000多元。

在较高利润之下,一头猪200元左右的成本差异并不会给不同养殖企业带来太大影响,不过一旦猪周期走向尾声,猪价持续下跌,甚至是逼近平均成本线之后,生猪养殖行业必然会出现动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有采访对象都在强调养猪行业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壁垒最终的表现就是对非洲猪瘟的控制和养殖成本。

近年来,除了原本生猪养殖行业的企业在快速扩大产能外,还有部分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各路资本涌入,生猪养殖行业的门槛似乎并未真正体现出来。

潘国成称,之所以现在又很多资本进入生猪养殖行业,主要还是利润很高,即便因疫情损失一定数量的生猪,最终仍有利可图。但在未来3~5年来,行业内会出现一批企业撑不下去的情况。

潘国成说:“现在很多不懂行的进来养猪,一旦猪价跌破8块/斤的时候,他们都会撑不住的。其实外行进来,他们养猪的成本还是挺高的,风险也很高,如果没有掌握系统性的技术,他们的成本控制甚至比不过家庭农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业内普遍对外来资本进入养猪行业有一定担忧,认为在猪周期逐步走向尾声的过程中,最先扛不住的会是这些企业。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展望未来,猪价下行周期,投资相关个股应当聚焦具备极致成本优势及管理能力、高速扩张产能预期的优质猪企,当前头部猪企凭借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及管理,具有出栏量扩张的确定性及明确的成本下降路径,有望实现长期成长。

交锋结构变化:规模企业进,小散户退?

这一轮猪周期以来,生猪养殖的市场格局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即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比不断攀升,而非洲猪瘟疫情的因素,让这种变化的节奏进一步加快。

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这是我国养猪业的客观现状。从猪肉产量上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

近十余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逐步上升。受前期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比例进一步提高。

根据招商银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500头以上出栏)占比,2007年为26%,随后逐年递增至2017年的46%。

2016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明确提出“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要任务,且提出到2020年,我国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52%。根据2019年9月出台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到2022年应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

夏晨丰认为,由于前期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现在对规模化企业来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因为猪肉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目前政策也在积极引导规模化发展,而中小散户又不太敢进来。

此外,当前环保要求趋严、仔猪价格处于高位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小散户养殖生猪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是规模化企业扩展市场的较好时机。

这一情况,在一些地方也得到了印证。

在中部地区某城市从事猪肉销售的于鑫(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2019年之前,自己采购猪肉的渠道还比较广,有很多生猪养殖的小散户都是猪肉供应商,但201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小散户能稳定提供猪肉,主要采购渠道变成了外省的生猪养殖大企业。

对此,潘国成介绍,自己也跟生猪养殖散户长期交流,散户对待是否复养可能不会有太过长远的考虑,因为他们是“小船”,所谓“船小好调头”。从今年整体来看,散户复养的规模仍然不大。以广东韶关为例,今年以来散户复产比例大概只有两到三成,不过还是在稳步前进。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国生猪养殖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到2017年虽已升至46%,但参考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1000 头以上)出栏占比可达到 90%以上,从中长期来看仍有很大的空间。

交锋行业变局:规模化养殖能否摆脱猪周期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多轮猪周期,其中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但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也被业界认为是进入了一轮新的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其循环轨迹一般为: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而背后的根源是在市场消费总量较为平稳的情况下,由于猪肉供给量的起伏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最终导致肉价波动。

随着规模化养殖逐步占据生猪养殖市场的主导地位,与广大散户相比,大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市场信息更透明,养殖规模也会更加稳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散户因猪肉价格波动快速进入或离开而造成生猪出栏或存栏量较大起伏。

随着规模化不断提升,未来猪周期会出现什么变化呢,会因此而消失吗?

对此冯永辉认为,中国的猪周期不可能消失。市场上猪肉价格与生猪产能相互影响,会周而复始地变化。中国的生猪养殖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目前并没有垄断或者寡头的现象。虽然美国、欧洲等市场规模化养殖比例较高,但它们仍然有猪周期,只是波动得相对更为平稳,没有国内市场这么剧烈。

冯永辉解释说,中国的生猪市场目前还处在快速转型期,所以市场在发挥配置资源功能的时候,传递出的信号对生产者的刺激也比较剧烈,并带来较大的产能变化。

而在生猪养殖规模化进一步发展之后,依然会存在猪周期,只不过是周期的波动幅度会减小,周期的时间也会被拉长,可能会从现在的三四年一个周期变成七八年一个周期。

夏晨丰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认为从近两轮猪周期中已经呈现出一种倾向,即猪周期的长度变长。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中小散养户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由此导致周期快速开始和结束。

而当规模化养殖提升以后,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占比超过一半后,由于自身投资比较大,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强,即使在周期下行过程中出现了亏损,规模化养殖可以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这样周期的时间与之前相比就会更长一些。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1-13 00:24 , Processed in 0.07358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